4月25日下午,ylzz总站线路检测“思政大讲堂”第8期在立言楼5-1报告厅精彩开讲,朱春晖教授以“马克思哲学的渊源”为题,深入浅出地为广大师生解析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渊源,增进了大家对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讲座由原理教研部副主任温航亮老师主持,原理教研部全体教师以及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朱教授由德国经济文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出发,提出了德国何以成功的问题,进而指出德国人拥有辩证思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朱教授指出,马克思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进步思想以及培根实验哲学等的思想成果,才得以创造性地建立了其新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对于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朱教授重点阐述了马克思由康德“以大自然意图为前提”的历史观推进到“以人类物质生产为前提”的思想,以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扬弃了康德“心”的静态直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科学解释;由费希特“自在的人的存在是人的最高使命”和对人化的自然、历史的自然的区分出发,马克思要求人应该在社会上“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将自然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透过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神秘外衣”,发现并揭示了其中本质的辩证法,并着重强调做好学术研究必须要有“三镜”,即“显微镜”、“望远镜”和“照妖镜”;费尔巴哈哲学除了打破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之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人”作为新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成为马克思哲学始终关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以及人本主义世界的前奏。
此外,朱教授还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有关人的自由、阶级斗争、实践等思想与伊壁鸠鲁、梯叶里、培根思想之间的继承关系。
在交流互动环节,师生踊跃提问,朱教授一一做了解答,并且谆谆教诲同学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成为像马克思那样具有崇高理想和独立人格的人。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菲浅,为自己今后的专业学习开阔了眼界。
(一审温航亮,二审黄爱英,三审刘正妙)
新闻链接:
朱春晖,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伦理学研究。在《哲学动态》、《国外社会科学》、《道德与文明》、《世界哲学》等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等刊物转载。著有专著《从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转化与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产方式视阈下的共享发展研究”。